標題: 海仁老法師生平事略
Jill 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Rank: 9Rank: 9Rank: 9


UID 2
精華 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 
發表於 2009-7-16 22:26  資料  短消息  加為好友 
海仁老法師生平事略

海仁老法師生平事略

作者:于凌波 文章來源:佛旅網

(西元1886~1978年)

香港的外島大嶼山上,在地名昂平的山腰處,早年有一所毫不起眼、十分簡陋的小茅篷,名為「阿彌陀佛茅篷」。茅篷距離寶蓮寺有數百公尺,石徑崎嶇,四周松竹參天,風景極為幽美。茅篷雖然簡陋,卻住著一位人所共仰的大德,他就是本文要介紹的海仁老法師。海仁老法師,在廣東老一輩的法師中,是一位輩份較長,德高望重的尊宿。他是廣東僧侶中,最早到江南大叢林參訪的人。由於他回到廣東宣揚,以後才有筏可、融秋、靈禪、茂蕊等諸位法師到江浙參訪,而後弘化各方。所以,海仁老法師在清末民初時代,是一位開風氣之先的人物。

海仁老法師俗家姓陳,出家後法名法慈,字海仁。他是廣東省中山縣人,生於清光緒十二年丙戌歲(一八八六年)。他的父親諱沛槐,務農為業,母親張氏,在他四歲的時候即因病棄世,這時他的妹妹才出生四個月。他的父親照應不了這一對孤兒,又續絃,他兄妹二人依繼母而長大成人。 海仁幼年讀過幾年私塾,以家貧輟學,年齡稍長之後,隨著父親下田耕作。他因為自幼喪母,每感璁往寒來,苦空無常,心存鬱結,無以自解,因此,就有了出家的念頭。光緒三十一年(一九○五年),海仁年二十歲,逕自離家出走,到廣東博羅縣的羅浮山華首台寺,依述蓮老和尚剃度出家。落發後在寺中依師禮佛誦經,撞鐘擊楗,學習佛門儀軌。光緒三十四年(一九○八年),在本山受具足戒。圓戒之後,於宣統元年(一九○九年)出外行腳參訪。他初到福建廈門,掛褡於五老峰下的南普陀寺,住雲水堂。是時南普陀寺住持是喜參老和尚,喜老是開悟過的人,海仁參謁,受到喜老的開示。 宣統二年(一九一○年),海仁行腳江南,朝禮名山大剎。後來到了寧波,在阿育王寺掛單,拜舍利數月。繼而到太白山天童寺,聆慧明老法師講《法華經》,繼而又聽佛乘老法師講《楞嚴經》。初沐法水,心中喜悅,得未曾有。自是對《楞嚴經》倍加注意,下過一番功夫。宣統三年,行腳到奉化雪竇寺,在禪堂住了一期;繼而又去揚州高 寺,參謁楚泉和尚,入禪堂專究向上一著。每屆夏間,即赴各地聽經,到了冬天,仍赴高 參禪,如是往返,凡有三年。 一九一三年(民國二年),自揚州去到寧波觀宗寺,聽諦閒法師講《楞嚴經》。是年秋間,他約了同參十人,謁請證圓法師為他們專授《楞嚴經》。此時月霞法師在上海哈同花園,開講《摩訶般若經》,海仁到上海聽講。當時同席聽講的還有遠參、增秀、海山等諸法師。翌年,海仁曾隨著月霞法師,到安徽九華山,朝禮地藏王菩薩道場。並於東崖下院,聽月霞法師講《地藏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。 一九一五年(民國四年),海仁法師行腳到安慶迎江寺掛褡,住在藏經樓閱藏。一年餘後,南旋上海,仍繼續行腳參訪生涯。在江浙一帶雲遊十方,逢冬參禪,遇夏學經。他到過的地方,有揚州福緣寺,聽諦閒法師講《楞嚴經》,前後凡七次;在虞山興福寺,聽《法華經》;在常州天寧寺,聽元奘法師講《法華經》。先後聽過《楞嚴》、《法華》凡十餘遍。當時的宗門大德,如冶開、來果、法忍等,他都一一親覲,聆聽教誨。 一九一六年(民國五年),海仁法師曾返回廣東一行。那時廣東的僧侶,多不瞭解行腳參訪的利益,海仁法師乃告以江、浙法筵的概況,鼓勵大家及早參訪,以增長見聞。於是乃有筏可、茂峰、融秋、靈禪、幻波諸位法師,先後前往江南參訪。如筏可、融秋、靈禪三師之到金山江天寺,入大徹堂坐禪;茂峰法師之到寶華山受戒,而後到寧波觀宗寺,依諦閒法師學《天台教觀》,他還渡海到台灣參訪,考察日寇竊據下的台灣佛教;茂蕊法師也到過江、浙參訪過,凡此等等,都是受了海仁法師的影響。後來諸師返回廣東,皆獨樹法幢,教化一方。以至於香港的佛教,也是因為這幾位法師的弘化而隆盛起來。 一九二○年(民國九年),海仁法師三十五歲,他在揚州隨同性蓮老和尚到了香港。在此之前,有悅明、頓修,大悅三師,在香港大嶼山住茅篷,清苦自修,他們於一九二四年(民國十三年),把茅篷交給紀修老和尚,改建茅篷為十方道場,就是後來有名的寶蓮寺。海仁法師初抵香港,也在大嶼山幾處茅篷掛褡,聽性蓮老和尚講授《法華經》,並逐次復講。性蓮老和尚宗說兼通,德學俱備。初到大嶼山,見勝境幽邃,是一個清修的好地方,有在此終老之意。乃於講經之暇,另結茅篷,書其門額曰「阿彌陀佛」。茅篷既成,首舉佛七百日,由海仁法師輔佐而完成。過了兩年,性蓮老和尚返回揚州,以法緣在彼,三年未能返回,乃寫信給海仁法師,要他繼主「阿彌陀佛」茅篷。 這所簡陋的茅篷,位在大嶼山地名昂平的山腰,距離寶蓮寺有數百公尺,石徑崎嶇,四周松竹參天,花木扶疏,是一個人跡罕到的地方。茅篷旁邊有巨石,蘭苔遍佈。下有流泉,潺 不息,其味甘冽,風景之勝,環境之幽,不啻人間仙境。海仁法師即以此為安身立命處所,乃在此潛修,足不出山。他修持的定課,為拜佛、拜經。他跪拜處不用木墊,而是鋪以大席,五體投地,每日數百拜,寒璁無間。間或出外講經,回到茅篷之後,入夜仍拜佛無間。他嘗對人說︰「每日拜佛,既有功德,又做了運動,二者兼有。不然的話,身著逸魔,無以自拔。」 海仁法師住在大嶼山,目的在於自修,不求聞達。但日久之後,香港的學佛人士,終於漸漸知道了大嶼山的阿彌陀佛茅篷中,住著一位潛修的大德海仁法師。在那個時代,講經的法師不多,學佛的人聽經殊為不易。因此,香港的學佛人士,就漸漸找到山中,依海仁法師就學,請法師為他們講經。 在最早依他受學的學生中,有一位名叫林楞真的女青年,年方十餘歲,聰穎好學。在五、六個聽經的人中,楞真最為精進。原來林楞真是香港何東爵紳的夫人、何張蓮覺居士的內侄輩,何張蓮輩覺居士後來在港興建東蓮覺苑,林楞真後來擔任東蓮覺苑苑長,也成為香港有名的護法居士。此外,先後依海仁法師受學的,比丘如慧廣、祖印、泉慧、真常、了知、源慧、宏量、聖揚等;比丘尼如慈祥、寬榮、寬如、愍生、惠光等,是為其中較著者,後來都是港澳兩地的弘法健將。尤其是祖印、泉慧二師,於一九五七年,隨竺摩法師到檀香山,駐錫檀華寺弘化。年餘後竺摩法師離開檀島,到星洲弘化,祖印、泉慧二師留在檀香山,住持檀華寺。還有一位愍生法師,他是繼林楞真居士之後,繼任東蓮覺苑苑長的人。 一九三七年(民國二十六年),日寇侵華戰起;一九四一年(民國三十年)日寇發動太平洋戰爭,十二月竊占香港;是年海仁老法師已年近花甲,他不願在日寇的武裝統治下過生活,輾轉回粵,經湛江抵達雷州府,駐錫真如精舍,在此居住了五、六年之久。其間常應邀到各地敷演經論,普施法雨。而以到湛江去的次數最多。湛江有一座福壽山寺,住持是一位遠慎老尼師。一九四五年(民國三十四年),日寇敗降,抗戰勝利後,海老到湛江講經,福壽山寺有一個剃度未久年方十五、六歲的比丘尼去聽經,十分精進,海老一見,許為法器。海老於一九四七年(民國三十六年)回香港時,把那位十餘歲的比丘尼也帶到香港,予以培育。他就是後來在日本獲得碩士學位,一九七二年到美國弘化,在美西洛杉機創辦「美西佛教會」和「圓覺寺」的文珠法師。 還有一位妙峰法師,他也正是海仁老法師在湛江弘化時,培育出來的青年學僧。妙峰法師是廣東湛江人,一九二七年(民國十六年)出生,十餘歲出家後,依海老座下受教三年有餘,奠定佛學基礎。他後來曾到台灣,於一九六二年應聘赴舊金山講經,他是第一個到美洲新大陸弘法的人,現在紐約住持慈航精舍及金佛山法王寺。 日寇投降,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海老回到香港,仍駐錫大嶼山的阿彌陀佛精舍。海老早於一九二一年(民國十年)開始弘法,最初是回到他的故里廣東中山縣,開講《大乘起信論》。當時參加講筵的,多為當地教育文化界人士,他們獲聆法音,得未曾有。以此因緣,他們成立了一個佛學弘法社,禮請海老為導師。這個弘法社,成為海老在中山縣布教的基礎。自此以後,鄉人皈佛者日多。復以梓里相關,他僕僕往返於香港、中山間,凡十餘次之多,中山縣的佛法,由此而得到弘傳。 一九二一年(民國十年),海老首次到中山縣講經時,圓滿後由中山到澳門,受請於北江丹霞山別傳寺,講《梵網經》。回到大嶼山後,未幾,再應九龍善信之請,於啟仁道講《維摩詰經》。自此以後,歷年應各大道場之邀,開壇說法,演諸經論,歷半世紀之久。他先後講《楞嚴經》二十餘次,其他經論,隨緣演說者,不知凡幾。直接、間接得受法益的人,不計其數。 海老身長魁梧,賦性耿直,素行純樸,澹泊自持。他生平對人以厚,律己以嚴。於事不徇情、不阿好,有不如法者,輒厲聲呵之。他一生懍於因果,薄於享受,不置產業,不積私蓄,不做寺主。信施對他的供養,除道糧外,盡以施人。善信以多資供養,必先入廚,摸其米缸曰︰「當家不受,以有餘米,不增貪念也。」他的一領舊衲,穿著數十年,衣物多餘的,也必以施人。 一九四九年,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始政,許多名山道場,齋糧不繼,海老知道了這種情形,乃罄其所有,匯款接濟,並多方奔走,勸人佈施,以濟助大陸寺院。而他自己所住的茅篷,卻只長寬丈許,多年失修,蛀爛不堪,天落雨時會漏,他用油紙貼補。信眾勸他重修,他說︰「那有這些閒錢?」別人願意代他修,他亦不許,因陋就簡,聊避風雨而已。直到晚年,以茅篷的產權,移交給大光和尚,從此他上無片瓦,下無立錐,就毫無牽 了。有後輩詢問其生平履歷者,他也從來不說。 海老教導後學,他所授的經論,首作筆記,逐句講解。學人聽講,也要寫筆記,倘有乖遺,必予呵斥。以是,受過他教導的學人,有如受過科班訓練。他於諸經論,說理踏實,絕無倥侗之弊。海老一生教演天台,願生兜率內院。他生平嚴守本分,不事表揚。力之所及,為佛教培人材。示人以知苦、念佛、修福、惜福等諸平實語,不以奧妙的空話炫人。住大嶼山數十年,雖然沒有形式上辦佛學院,而教導出的後學,相繼成材,是以雖無僧學之名,而有僧學之實。 一九六五年,海仁老和尚八十歲華誕,十方善信要給他祝壽,他堅決拒絕,最後不得已,答應在寶蓮寺普佛上供,所得果儀,悉數用以結緣。老和尚八十歲以後,較少出外活動,於一九七八年示寂,世壽九十三歲,僧臘七十三夏。老和尚一生志弘《楞嚴》,教學亦以《楞嚴經》為主,撰有《楞嚴經講義》及相關論文多篇。





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 嗡嘛呢 唄咩吽        
頂部
Jill (彌陀山莊)
管理員
Rank: 9Rank: 9Rank: 9


UID 2
精華 48
積分 25364
帖子 1560
積分 16870
閱讀權限 200
註冊 2008-10-19
 
發表於 2009-7-16 22:36  資料  短消息  加為好友 
海仁老法師紀念堂碑記

海仁老法師紀念堂碑記

海公老法師,法名法慈,字海仁,俗姓陳,原籍廣東省中山縣,生於一八八六年,示寂於一九七八年,世壽九十三歲,僧臘七十三夏。 二十歲,依石龍廣慧庵述蓮老和尚出家,翌年,於羅浮山華首臺寺,受具足戒後,即開始参訪善知識,跡遍大江南北,名山寶剎,實行冬参夏學。曾從喜参、慧明、佛乘、佛緣、楚泉、證圓、月霞,諦閑、冶開、來果、法忍、元奘、性蓮等宗門大德,研習天臺教觀,及精研楞嚴、法華等大乘經典。 一九二零年,隨性蓮老和尚到香港,於大嶼山大茅蓬(今之寶蓮禪寺)掛單,研習法華經。後協助性老,於大茅蓬後,建一小茅蓬,號名阿彌陀佛。性老因事回揚州,海公即於此潛修,不求聞達,不攀世緣,以禮佛閱藏為常課。因德學感召,來求學者眾,海公即開筵講經,教授後學;無論智愚,一律諄諄善誘,慈威兼施,誨人不倦。 中日戰爭,海公避難抵湛江,仍以講经說法為職責,更鼓勵僧青年,研習經教,續佛慧命。戰後又親携學僧,往港栽培;自此,湛市僧青年,出外参學者眾,今日湛市僧尼,能弘揚佛法,實拜海公之恩賜。 一九四八年,海公回香港,應各大道場請講經論,法筵常開,曾講授楞嚴經二十多次,見解精闢,闡理入微,被譽稱「廣東楞嚴王」。圓寂前,囑學生釋文珠整理講稿,寫成「大佛頂首楞嚴经講記」,印贈流通。 海公戒行精嚴,個性耿直,不徇私情,不積私蓄,不收徒眾,不當住持;重因果,輕享受,待人寬,律已嚴。遇來訪者,必為說法;遇求助者,無不傾囊相助,所有供養,隨即轉贈他人,實行財法二施,廣結善緣。每對人言:自幼務農,讀書不多,唯勤禮佛,求開智慧;今能弘法利生,全仗佛力加被。故要學僧,解行并進,還要發菩提心,弘揚正法,以報佛恩。際玆末法,為教為人如海公者,能有幾人? 香港寶蓮寺住持初慧大和尚,監院智慧法師,秘書長紹根法師,一向重視文化教育事業,除於香港建設中小學外,還協助祖國,於各地建希望工程中小學,已達壹百七十二間。今為助本會培植僧才,更為紀念一代高僧,捐資百餘萬,建海公紀念堂,贈與本會,作育僧才,本會同人,衷心感謝,特立碑以記其德。 湛江市佛教協會同人泐碑以誌 二零零二年仲冬






  
             嗡嘛呢 唄咩吽        
頂部



本站資源,歡迎引用
清除 Cookies - 聯繫我們 - 彌陀山莊 -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- Archiver - W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