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題: 皈依的因緣
echoooo
超級版主
Rank: 8Rank: 8



UID 21
精華 10
積分 19574
帖子 1539
積分 16360
閱讀權限 150
註冊 2008-12-16
 
發表於 2009-4-29 06:17  資料  短消息  加為好友 
皈依的因緣

 

 皈依的因緣

夢參老和尚開示

 

 

 

我們繼續講為什麼要皈依,以及皈依的因緣。

 

例如,有的道友入了佛門之後,受了三皈依。但是不知道如何修行。我上次跟大家講得很清楚,三皈依本身就是修行。但是我們為什麼要皈依?皈依當然有很多種原因,有的道友是因為姐妹、弟兄信佛,或者朋友、鄰居信佛而皈依三寶,這都是因緣。但你自己必須先懂得,人家要我去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呢?不皈依可以不可以呢?皈依對你不是負擔,不皈依你可要有所損失。一般的人說皈依依佛是有尊佛像,皈依法是因為佛所說的經教,皈依僧就是剃發染衣的出家人,但是你忽略了,皈依還會引發你自性的佛、法、僧三寶。

 

我們念《地藏經》,或是念《藥師經》,或是念《普門品》,或者是念《法華》、《華嚴》這些大乘經典,都是引發你的自性,你心裏就具足一切諸法。因為你失掉了這種能力,已經迷了,就是不覺。皈依三寶使我們生起始覺的智慧。如果我們沒有皈依三寶,你生不起這種智慧。所以,你自己本具足的智慧,沒有皈依三寶來引發是不會生起的。

 

我們受三皈依,要知道這種道理。因為我們現在生在苦難當中,這苦難是我們自己找的。其實,苦難也是沒有的,根本沒什麼苦、沒什麼樂。在這個基礎上,你知道為什麼要受苦:為什麼有富有的、貧困的,有壽命長的、壽命短的。還有不該死的而死的,並不都是壽命盡了才死啊。不該死,就是非時。這就是《藥師經》所講的,不該死而死的叫做橫死,佛說有九種橫死,這在《藥師經》說得很清楚。因為我們有很多苦難而且我們在苦難當中,我們自己並不認識它。

 

苦難降臨的時候,例如我們有各種的癌症,我們知道癌症是不好治的病苦。這個時候我們想到,或聽到別的親友介紹,說是念地藏菩薩,或者念觀世音菩薩,或者念《藥師經》,可能免難因為你念《地藏經》,或者念《藥師經》,或者念觀世音菩薩聖號,就是念你自己本身的藥師佛,自己本身的地藏菩薩,自己本身的觀世音菩薩。這是深一屬的。因為有位法師在這裏講《華嚴經》,大家可能早就知道這種道理,我略為引申一下。

 

我在這裏講過《占察善惡業報經》,所以我們懂得這種道理。如果你不懂得道理,你認為皈依三寶就是這尊銅像,其實這尊銅像是不起作用的,這尊銅像本身什麼作用都沒有。是因為你的心起作用了,銅像就起作用;因為有了銅像,你的心才起了作用。皈依的涵義,大家一定要知道。

 

但是因為過去佛所說的種種法,你並不知道,也不能理解,你一旦受了皈依,你要學一學吧!雖然別人引介你,或者帶你去,你初入了門了,想研究研究;因為經由研究,你知道這個這是你自己本具有的、發明出來的。如果心外取法那叫緣;但是,沒有因,緣是不會成熟的。因為我們自己都有佛性種子,人人本具,因為外頭遇緣,你就生起了受三皈依的心;人家一說,你很高興的就受了。受三皈依之後,就引你自性的佛寶。

 

這個部份是很深的,簡單的講只能說這麼幾句。要想深入瞭解,大家學《華嚴經》,乃至於般若經裏面的《金剛經》,好多經黃都說到這個道理。但是你信了,必須得有這個觀念,有這個認知,你才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

 

假著外頭的緣、佛、法、僧三寶。佛就是一切像,銅塑的、木雕的、紙畫的都可以;法是佛所說的一切經典;不過,這些佛、這些法有賴僧來傳,皈依僧就是僧人帶領你去接觸。

 

同時,你皈依的佛,不一定要局限於某尊佛,思想不要很局限,應當知道我皈依十方一切諸佛;在你皈依佛的時候,包括藥師佛,也包括阿彌陀佛,包括不動如來,乃至一切諸佛菩薩。你拜的五十三佛、三十五佛、八十八佛都有,不只這些佛,而是法界無量諸佛,你皈依的佛是一切諸佛。你皈依的法是三藏十二部,一切諸佛所說的法,你都皈依了。

 

你皈依的僧,例如說,有時候我代傳,我念,你並不是皈依我一個人,我只是代傳而已。就是一切和尚出家人,比丘、比丘尼都是你的師父,你皈依的是僧寶。這是你肉眼看見的,你看不見的,現在這個世界上住世的,依著佛所授的記,有一萬六千個大阿羅漢都行菩薩道,沒入涅槃,他們就在這個世界利益眾生。你皈依的僧,包括這一萬聖僧都在內。還有包括極樂世界蓮池海會,包括藥師璃琉光如來的琉璃世界,那些諸大菩薩都是你皈依的境界。

 

我們不要誤解了皈依僧的意義。好比說皈依過我,「我是夢參老和尚的弟子」。不是的,是一切和尚的弟子,不要給他們分家,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。

 

皈依法,並不是皈依《阿含經》、《法華經》、《楞嚴經》、《華嚴經》,是皈依經典。我們也別去分大乘、小乘,什麼顯宗、密宗,平等平等,法沒有秘密的。

 

我現在可以說這個話,因為我在西藏連參帶學大約十年,深深知道西藏本身並沒有說我是學密宗、什麼宗,這是傳到我們漢地,才給人家定說是密宗。你有這個因緣,就是你的機,適合這一法,他就給你說這一法。對其他的眾生來說,那就是秘密了;對你說,沒有秘密的。懂得這涵義了,你就知道了。

 

我上面所說的,所緣念的這些境界相是從你內心所產生的,境是外面來的,心是內心的,不是這個肉團心,不是你身體這個心,而是聖妙殊勝的心。那麼,你有這個殊勝的、根本的佛種智的妙心,遇到外面的級了,這就結合起來,皈依三寶是這樣皈依的。

 

但是你必須緣念,在你沒有開悟、沒有證得之前,你現在所受的苦難。這個娑婆閻浮提世界,就叫堪忍。忍什麼呢?忍苦,就是苦難的世界。如果要在這個世界求快樂,沒有這回事。

 

我說這話,大家可能有不同意見。到茶館喝幾杯酒,或者幾個朋友高高興興的聊聊天,或者男女老少相愛,或是到哪里旅遊去了,你感覺很快樂。那是苦,你是在做苦;那叫業,而且是惡業,不是善業。你要是理解了,你就認識這個世界。

 

這個世界的苦難很多,一般說是有八種,就是你遇不著佛法。這八種苦,每一種都包含很多。如果你下了地獄,怎麼能聞到佛法?沒有佛法。但是這地獄也是沒有的,因為你的心造成的,你造成了,就有了。對你來說,你有這個業,什麼地獄都有,你有哪種業就有哪種地獄,這叫業所成的。你想要聞佛法,想要修行,你的意念也好,外頭境界相也好,全都沒有了,只知道受苦受難。

 

還有墮餓鬼道,你也聞不到佛法。墮畜生道,你也聞不到佛法。除非有大善根的墮到畜生道,才能聞到佛法。什麼叫大善根呢?你也不知道它是哪一類的。

 

我在鼓山求學的時候,住在鼓山的法界學苑,那是虛雲老和尚辦的,慈舟老法師曾主講法師。鼓山的常住裏頭,那時候一共住了八百人到一千人上下。我們有好多的堂,有禪堂、念佛堂、學堂、如意堂,好多堂口。在念佛堂,有人放了一隻鵝,這是我在那時候知道的。如果大家到過鼓山的,像李賢文居士他們就到過鼓山。在放生池前面,那是放生的地方,那只鵝是在前面山門外頭,但是只要念佛堂一打板,那只鵝就從外面走進來,在念佛堂門口這麼一蹲。念佛一停滯不前止,一放靜了,它就走了,又到前頭池去了,一直有人喂它、照顧它。

 

有一年夏天,念佛堂打了板、放了香的進候,這只鵝不走了。那些師父說:「今天這只鵝怎麼不走了!」就吆喝它要它走。一看,這只鵝死了。它什麼時候死的,那些師父也不知道。

 

像這一類的畜生,才叫做有善根的,我認為它有善根的。它在大眾念佛進走了,不管它是畜生、是他,它一定能生極樂世界,它那時候沒有雜念,就聽到佛聲。這是畜生。

 

還有地藏菩薩坐的 ,或者普賢菩薩的象,或者文殊師利菩薩的獅子,你說它們是畜生嗎?這是例外。像一般魚、鱉、蝦、蟹。這些畜生想要聞佛法,難上加難。

 

就說人類吧,現在我們這個地球上,總共有五十六、七億人口,能聞到佛法的有好多人呢?這就是難遇到佛法。還有一種:天。天有長壽天,他仍然聞不到佛法;壽命非常的長,但是沒有佛說法,看不到僧,也聞不到法。

 

還有,我們所知道的北拘虛洲,我們這裏是南贍部洲,在我們對面的北邊叫北拘虛洲。北拘虛洲的人是福報所感的,都是八萬四千歲,不害病的,到八萬四千歲就死了。他大概有生苦、有死苦,沒有病苦、老苦,但是沒得佛法。這是八難之一。

 

還有,諸根不具。像我們這遇到過耳根沒有了、眼根沒有的人。他雖然有耳朵,聽不見;有眼睛,看不見,生下來就瞎了。還有,現在智障的孩子特別多,乃至於生了一種病,大家知道的植物人。過去很少聽說這種病,現在你到長庚醫院落、榮總醫院看一看,植物人好多。那天蘇護士長到我那裏去,她是榮總醫院護士長,我問:「現在植物病人多不多?」她說:「我管理的病房,大約有三分之一是植物病人。「你說植物人死了?沒死。說沒死,六根全失掉作用。這時能聞到佛法嗎?還有一種人,生下來就害了一種癲癇病,他也聞不到佛法。

 

另外有一種人,他認為自己很聰明,叫世智辯聰的邪見。他有智慧,但是他認為佛教全是迷信的,他根本不會接近三寶。

 

還有,沒佛出世。我們這個世界雖然算有佛出世,但是佛沒有住世,而有佛法可聞,有佛像在,也有住世三寶,還有僧人。末法的世界是佛沒有出世,佛法也斷了。

 

在這個世界就有這些困難,因此,你要求助佛法。求助佛法是你內心明白了,外加三寶佛、法、僧之緣,將你內心的佛、法、僧三寶生起,這樣結合了,你可以超脫生死苦海,不必生怖畏。

 

現在,我們諸位有沒有怖畏?有沒有恐怖?我想沒一個人敢答說:「我沒恐怖」因為你心裏有罣礙,沒有智慧,你怎能不恐怖,你必然恐怖。如果我們想要脫離一切苦難,就是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五蘊熾盛,這些苦難人人都具足的,你想離開這些苦,該怎麼辦呢?哪里是你的救處?哪里是你的依止處?所以說,一定要皈依三寶。

 

因為這樣子,你必須皈依三寶,這就是皈依三寶的因緣、因由。為什麼一定要皈依三寶?如果你什麼苦都沒有了,可以不皈依。你要是還有苦難在,我們就說求不得苦,任何人都有求不得苦。

 

我剛要來講經之前,有個弟子到我那裏去她從溫哥華來的,她這一個月來回飛了四次,飛來飛去。我說:「苦不苦啊?」她說:「很苦。」我說:「為什麼要受這個苦?」她也說不出。她到這兒,她先生到廣州。她先生又從廣州飛到香港,她在這個地方,之後,明天又飛溫哥華,倆夫婦就這麼滿天飛。為什麼?

 

我想我們這裏有住在溫哥華的道友,一會兒回來了,一會兒回去了,又回來了,因為孩子在那裏念書,要照顧啊。這裏頭有很多不如你想像的事情多得很。這還是生活什麼都過得去。生意做了大了也苦,生意做小了也苦。怕把本賠了,賠了就沒辦法了。至於搞政治工作的,搞科技工作的,把頭髮都研究得脫光了,還在那邊轉,始終解脫不了。你不是求解脫嗎?所以你得學啊。

 

還有,我們都得死,一個也留不下來,時間長短。活了一百年,現在有一百多一點的人,那也活不到好多。像過去的寶掌禪師,他是印度人,活了一千我歲,最後還是得圓寂。我們知道中國的丘祖,他是壽命很長的,後來還是死了。還有一個彭祖,比他更長了。彭祖是八百歲,歷史的人物;八百歲之後呢?還是死了。

 

生死是必然的,什麼人不死啊?不生就不死了,要是生了,就必須得死,這叫做規律。我們想不想生死苦呢?每個人都知道,「唉啊!我還有點事沒做無,做完了再死吧!」永遠有個沒做完的事兒。我遇到好多人,到臨終咽氣的時候問他:「可以走了,放下吧!」我所遇見的都是老和尚,他說:「唉啊!我還有點事掛心。」那就掛著吧!

 

業不由已,死是決定的。不論誰,死都是決定的。你說有什麼辦法能抗拒死?不信只你有好大權力,有好大的財富,你想過這一關,過不了。你去行賄,沒地方行,跟誰行啊?要向閻王爺行,你根本見不到閻王爺,連閻王爺都要死,你向他行賄,他也照樣的死啊,沒有不死的。

 

怎麼樣不死呢?學佛,成了道了,得了解脫道,就不死了。死了到什麼地方去呢?這是個謎。我們說死了、死了,那又很便宜你了,死了,了不了?越死越不了,你死的次數越多,你越了不了。為什麼呢?你死一次,你這一段生死又有好多的業、好多的事纏著你;下一段生死又增加這一段,越增加越多,也就是懲罰你,你就解脫不了。要想真正得解脫,得解脫道,必須皈依三寶。這是我講皈依三寶的因緣,你不皈依三寶,你永遠解脫不了。

 

還有,我們都怕苦,怕苦都想求快樂,人人都想求快樂。什麼是最快樂的?在家想想看,哪件事最快樂?有了智慧最快樂。有了智慧,他才無掛無礙;有了智慧,才能照見五蘊皆空,才能度一切苦厄;有了智慧之後,他才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,無有恐怖,遠離顛倒夢想。這就沒有痛苦了,這才是最快樂的。

 

所以你想求快樂,你就得有智慧。智慧怎麼呢?是從修來的,把障惑擦幹淨,你的智慧也就來了。

 

另外一種修練的方法,好多人都是這樣修練,但對這個方法還沒有清楚。若你遇見一切事,不要執著,看開一點,一切法有生就有滅,沒有一切是永久的。

 

還有,不要什麼事情都把自己擺在前頭。凡事當前,先想到自己,沒想到別人,這個人自私心非常強。凡是自私心強的人,得不到快樂。我執重的人,你的痛苦消失不了,就經常觀想「無我」。

 

無始劫來的時候,有很長的時間,在我們自己的言語當中,也知道「無我」,但是你沒有認識,沒有這個體會,雖然知道,但是認識不了。像是說「我的眼睛,我的耳朵,我的鼻子,我的身體」,「我的」不是我。想想看,「我的桌子」,「我的板凳」,「我的」什麼,這不是「我的」享受嗎?「我的」身體也是這樣子啊,是屬於「我的」,他不屬於我,你做不了主。

 

警察要來抓你,你說:「我沒犯法。」他說:「我給你一點犯法的證據,你就犯法了。」這種事過去很多,我也曾經歷過這種事,很多人都有經驗。只要是這個世界上的人,不論哪國的法律都如是,沒一個法律,沒一個法院,沒一個地方,說沒有冤枉人的。你說冤枉,其實是你的命中帶來的,你現在雖然遇到冤枉,是你覺得,法律認為你不冤枉,其實是你的命中帶來的,你現在雖然感覺到冤枉,是你覺得,法律認為不冤枉,逮捕你是對的。就像說:「我沒病」,沒病找醫生,只要你了他的藥,你就有病了。越病越多,病越多,你越看,越看越吃藥,越吃藥病越多。這好像是個惡性循環似的,就是因為你沒有智慧,我執特深。

 

你平常就這樣觀,「我的」不是我。就像打你,你很痛,或者砍你一刀,你很痛,因為你把它看成是「我」。你沒看成是「我的」,如果砍桌子、砍板凳,你那個「我的」你不痛。而這個「我的」就痛啦,這都是你修行的地方,你去觀想。

 

我們佛教有兩句話:「有覺覺痛」,有這個知覺的時候你覺得痛了;「無痛痛覺」,那個痛痛不到你知覺。

 

我曾經看過一些麻瘋病人,他自己把自己的手指這樣嚼,對自己刺激的手指頭,他沒有痛啊。麻瘋就瘋了,他的神經系統失掉作用了,他一點也不感覺到痛,不過他這樣不是成道的。禪宗二祖慧可參禪的時候,斷了一個膀臂,他感覺到心痛得不安啊,他希望達摩祖師給他安心。達摩祖師講:「將心拿來,我給你安。」慧可覓心不可得,達摩說:「我安心已競,就在那不可得處才是你的真心。」他就不痛了。是他有痛,能痛到他的覺,沒有痛,痛到他的知覺。能消滅你的肉體,不能消滅你的知覺;它能使它肉體受折磨,卻不能轉變你的思想,你要自己轉變。

 

像我們說這個人很固執,或者用一個好的名詞,很剛強。像我們出家人一講持戒,寧可持戒而死,不做犯戒偷生,他也是剛強;你怎麼折磨他的肉體,他不改變他的思想,他的意志就是他的思想,有一點點「無我」的味道,但是他不能放下,忠孝節義也都有這個涵義。

 

因此我們想要消除我執,必須得到解脫,這就叫智慧。「無我」得有智慧,沒有智慧,處處把我擺在第一位,沒想得到解脫,這就叫智慧。「無我」得有智慧,沒有智慧,處處把我擺在第一位,沒想到別人。菩薩不是這樣,而是「一切眾生就是我,我就是一切眾生」,所以他度一切眾生,乃至曉得所有一切眾生都是如夢如幻。有人問說:「地藏菩薩如果是「地獄不空誓不成佛,眾生度盡方證菩提」,地藏菩薩恐怕成不了佛了?「我說根本沒有眾生,地藏菩薩眼裏沒有眾生,他終日度眾生不見到眾生相。《金剛經》說得很清楚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如果菩薩要有眾生相的話,他就不是菩薩了。

 

不過這種道理,我又說得深了一點,大家在這裏就要參一參啦。佛教啟示的方法,會提出很多問題,你自己要用你的思想去會,等你會得了,這叫開悟,但不是叫我們一下子開悟了。現在大家皈依三寶之後,大家開悟的程度不同,今天明日這樣了,明天明日那樣了,積累多了,小悟變大悟,你就真悟了,真明白了。到真明白了,你就真正快樂了,你的身、口、意三業絕不是造惡業,也絕不泯滅因果,絕不做一點點壞事。

 

要是做了壞事,一定受惡報,如果能達到一切因果泯滅的時候,到什麼時候一切因果泯滅了?就是「罪性本空唯心造,心若亡時罪亦亡,心亡罪滅兩俱空,是則名為真懺悔。」但是你的心能夠沒有一切事物,真能達到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,那就成功了。在你沒達到這種境界之前,你造的善業、善緣,順著你的法性;能使你很快的開悟。你要是做惡業、惡緣,它是違背法性的,越走越遠,跟你的性體越走越遠。

 

這是第一個,為了要得到「無我」的智慧,要皈依三寶。這就是皈依三寶的因緣。因此要皈依三寶,皈依三寶後,這些就具足了,這是對自己來說。要是對他來說,我們最關心的就是父母,或者你自己的子女。一切有情眾生,在大乘經典裏頭說都是我們的父母,你不能傷害一切父母的有情眾生都能離苦得樂,你得皈依三寶。我自己必須解脫,你有了解脫的智慧,你才能引導別人去解脫;如果你沒有這個智慧,你怎麼勸別人解脫呢!你必須自己先解脫了,先要有了這種智慧,才能夠利益別人,這就要有大悲心。

 

大悲心裏頭包括很多涵義,大悲心只是你內部所具足的存在,你還要發在外表上,你口裏頭要說,口裏言語就有方便善巧的大悲智慧。我們認為大悲智慧必須得是笑臉的,其實不一定是這樣子。觀觀音世菩薩在我們漢地裏頭示現的都是慈悲,誰看見觀世音菩薩像、彌勒菩薩像都會很高興,因為他有慈悲的關係,誰看見了,心裏就清涼了。觀世音菩薩在西藏現的像,就不是這樣子,那那現的護法神,他手裏拿很多兵器,「你不聽我,我打死你。」如此樣治剛強的眾生,他就老實了。他對應一切眾生的機,就示現一切菩薩相。

 

像我們漢地有一位普庵祖師,他是念普庵咒的,普庵咒是很兇猛的,古來一般的出家人用這個咒來降魔降鬼。要是惱害眾生的魔鬼,普庵祖師一念這個咒,可以讓魔鬼頭裂八瓣。一般人很少持這個咒,因為這個咒相當厲害。這也叫大悲。大悲,你不要體會錯了,只要能有利於眾生就叫大悲。這個眾生要是造惡了,你勸都勸不了他,菩薩就把他殺掉,或者想法子害死,這是大悲心。但是,你害死他,你要還報,菩薩也要還報。我害死你。我來報;我救了這麼多人,這就是我大悲心發的願。和尚殺惡人即善願,涵義就在這兒。不過,受比丘戒就不能殺人,我說的是專指菩薩。

 

要利益一切眾生而發大悲心的人,一定是菩薩,要說善巧方便的話,要有慈悲的心利益求生眾生。大悲心拔眾生的苦難,既能救了自己,也能救了他人。這叫做真正的皈依,這才是受了三皈依,得到利益了,就是沒有白受皈依,這是照著佛所說的、法所說的、僧所教導的去做了。

 

以上我說的這些境界,如果你捨了佛,法、僧三寶,你能夠再找一個幫助你的、能夠救度一切眾生的天魔外道,能有嗎?恐怕沒有。有很多人在道教裏面,求鬼神,供養很多神。那些鬼神他自己的障礙都很多,他自己沒解脫,障礙重重的。鬼神也害怕,並不是鬼神不怕啊,鬼神畏懼啊,當五衰相現了,他恐怖得不得了。當他要死了,他自己都知道的,花冠萎靡,自己厭離,身上出一種臭汗,過去的一切都沒有了,他的眷屬都離開了。他知道要死了,非常恐怖,他的瞋恨民、煩惱特別重。

 

有些鬼神的瞋恨心比我們還重,這些鬼神就包括羅剎。羅剎過去因為持五戒行十善,他才能夠生到天,他的福報是跟天人、跟帝釋諸天一樣的,只是他的瞋恨心特別重,所以他墮入羅剎道。但是他們自助都不暇,你們要是有點什麼災難了,就給他燒香啊,殺只雞啊,他能給你免難嗎?只有皈依三寶。否則的話,你自己的輪迴永遠止想息不了,六道輪迴永遠止息不了,業障越來越增長,所以必須皈依三寶。

 

我們懂得這種道理,就知道為什麼要皈依三形容詞。我們都有朋友、親戚、你就得解脫了。」他說:「為什麼要皈依啊?」你就把我講的給他講一下,有善根的人一聽:「還有這麼深的道理,我要皈依。」

 

皈依之後,我們經常說怎麼樣受持、怎麼樣修,這也是個問題。受了三皈依,你開始修,這就要受戒了。三皈依本身就是戒,你另外受的殺、盜、淫、妄、酒叫五戒,三皈依本身就是戒。

 

皈依佛、法、僧,就不能皈依天魔外道,一切的鬼神邪說都不能皈依了。還有,你受了三皈依,成了佛弟子,不能惱害眾生,這點特別注意。不能惱害眾生,經常布施眾生歡喜,給他們快樂,不讓他們由我身上生煩惱,這是第二點。你再不能跟外道一塊兒住,因為剛受完三皈依,你的道力不堅定,你不要跟邪魔外道一塊兒住,你住了恐怕會退失道心。

 

這三種戒律,你失掉一種,三皈依戒體失掉了,就等於破了戒;破了戒,三皈依沒有了。這不像菩薩戒,三皈依隨受還可以隨失。在你受三皈依的地候,你的心裏頭必定有一個堅定的信心,有個希求心。要是半信半疑,你不要受,你得不得利益的,必須有堅定的信心。

 

師父問你話,你不能說假話,對三寶不要諂媚,對鬼神是諂媚,對三寶不是諂媚。對三寶是純粹恭敬的信心,不能夾雜著諂媚心;如果是諂媚心,是不得戒的。什麼叫諂媚心呢?像諂媚鬼神,「我供養你水果,給你點支好香,希望你加持我啊,你可要照顧我一下。」認為「我供了香,你才能夠加持我「,你心裏這麼想,或者」對三寶也給個紅包「。供養要有,不論多少,心裏是清淨心供養三寶。淨心就是欣樂心,沒有諂誑,沒有虛假,對下不驕,以上不諂。凡是對上諂媚的人,要是見著什麼,不是真心啊,點頭哈腰的,好像自己很虔誠的樣子,這叫假心、諂誑心。凡是對上頭諂媚的,對下頭一定驕傲。隨時都要消滅亡個心,一定要依照佛所說的,在你所信仰的事物跟前去秉受三皈依。

 

在你受三皈依的時候,念了佛,你就認為是佛降臨了。為什麼我們要一心奉請本師釋迦牟尼佛啊?就是說我們請來了真佛,這個佛像還不是真的,你對它還沒有產生至誠恭敬的心。我們要一心奉請,請佛來降臨。拜懺的時候,每一尊佛、每一尊菩薩,為什麼要三請啊?表示恭敬到誠,要這樣來敬禮。

 

奉請諸佛之後,對著法,法是佛所說的,一切諸佛都以法為師。對著法,你心裏頭一定這樣想:「我是學著正法,我是以法為師的,佛怎麼樣說,我一定怎麼做。」我們一般人都沒有做到。就是受完了三皈依,你從此有個念三寶的心,念念不忘三寶。有的人受三皈依的時候,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」出了門就忘了,再隔上幾天,早把三寶忘了,所以距離三寶就越來越遠。

 

應當受持的,應當止的,就叫戒。戒有兩種,第一種叫「止持」,你不做了,就持戒了;一種叫「做持」,你非做不可,不做就叫犯戒。我剛才講的不皈依外道天神、不惱害眾生、不與外道共住,這就叫止持,要止住,不去做了。我們說的三皈依、敬禮如來、恭敬如來、恭敬諸神、依教奉行,這叫做持。做的必須做,止的必須止。

 

對現前的僧眾,大家要特別注意,不論比丘、比丘尼,現在的僧眾,他怎麼壞,因為你是佛弟子,看在佛面上,不要議論他的是非。我恭敬他是僧寶,對於他的是非,他有他的戒律,你一定要恭恭敬敬,把他當做聖僧看待。

 

禮佛的時候,對釋迦牟尼佛的像,當作已經請來的真佛。相由心生,一切都是你心轉,你要這樣的恭敬佛、法、僧三寶,特別是對於法寶。我們很多道友,拿著法寶不恭敬,就像著一般書一樣,不能夠拿到下身,拿個經書甩甩搭搭的,應當端正;再不幹什麼,你也要擱在上身,不能捧著。如果你包包裏頭裝著經書或者佛像。你不能這麼甩甩搭搭提到下身,這樣子你就把福德都失掉了,護法神非常瞋恨這種不恭敬的態度。

 

大家要知道,能遇到佛經,是你無量劫來的福德,不然遇不到。所以你遇到了,就生稀有想。現代印刷術很發達,到處都有佛經;假使沒有原始的經本,還拿什麼去複印啊!怎麼能印得出來啊!現在的寫作文章,不能算是佛經,你要怎麼對待,我沒意見,佛也沒有說。我所指的是大藏經,那是諸佛之見。至於後人的知見,他寫得很多,那是他的知見,不是佛的知見。我們皈依佛的人,學的是佛的知見,你還沒有這個智慧抉擇,也不用批駁他,你批駁、辯駁,他也不接受,大家更增加煩惱,但是你要知道恭敬法寶。

 

你知道法寶難得到什麼樣子嗎?以前我們中國有三大高僧,到印度去取經得到成就的;去的人很多,有成就的只有三位。大家都知道唐僧,就是玄奘法師。還有,唐僧之後的義淨三藏法師。還有,玄奘之前的法顯法師,那是最早的,法顯法師八十歲才到印度去取經,他回來之後翻了很多經。

 

在唐朝的時候,義淨法師看見有很多人對經典不大恭敬,他就寫了兩首是晉末的時候,五胡亂華的宋國。「高僧求法難長安,去人成百歸無十,後者焉知前者難。」說是後來看經典的,他不知道前人付出很多的辛苦,那些都是拿生命換來的。

 

「路遠碧天唯冷結,沙河遮日力疲殫,後賢如未按斯旨,往往將經輕易看。」古來人得一本經,真是當實。現在人得一本經,印得很多,可以十本、八本抱一抱就是了,他拿來看,看完了當小說一樣隨便就丟了,所以他也得不到好處。古人得一本經,他的心就入進去,就念啊,誦啊。之後,思惟經的義理,是這樣的;所以他很快就證道,很快就開悟,很快就行了。現在的人精進心生不起來,稀有心沒有了。

 

這首詩是說去取經的時候,好難啊,路途非常的遠,萬里啊!交通工具不是坐飛機,而是一步一步走。我們現在坐飛機飛到美國,飛到溫哥華,八九個小時,十幾個小時,還感覺很辛苦,一步一步走,怎麼走啊!過海要用船,沒有船怎麼辦呢?怎麼漂呢?弄塊木頭,或者弄只筏,困難得很,不是這麼簡單。所以你要聽到他使用的形容詞,路又遠,碧天,路上的青天,有時候看得不清楚,全是冰雪,有的是這樣冷啊。熱的時候,是走到沙漠旱海,中午熱的時候可以高溫四十多度,冰是零下幾十度。一天之中,零下幾十度,高溫幾十度,你想一想,那種日子怎麼過。

 

還有,每位大理由要去行腳的時候,晚上一定還要念經,一定要持誦,還要修行。有進修沒吃的,哪有吃的,喝喝水都很難。大家看看玄奘法師就可以了。義淨法師也有一部書,法顯法師也有一部書。玄奘法師的書是《大唐西域記》,大家經常看的《西遊記》不算數。他們都有筆記,看他們每天走的路,這個時候你才知道經的寶貴。

 

義淨法師尊重我們大家都是賢者,凡是佛弟子都是賢者,跟聖人差一截,是賢而有德的人,讀到佛經都是賢而有德的人。如果這個道理你沒明白的話,往往將經輕易看,你也不重視這個法寶,看得很輕。

 

一定要重視佛經,因為重視了,你才會受持。如果受了三皈依,平常就要修持。修的時候要念三寶,雖的修法你才能做。我跟大家說一個簡單的方法,臨睡的時候、早上醒的時候,念十聲都好。如果在白天,你都能念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這麼念就夠了,何況你再念(普門品)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彌陀經》,再念諸佛菩薩聖號,那就更好了。如果說你的業障很重,你能夠這麼的來念三寶,自然就能消除業障。業障消了,智慧增長了,你自己看佛經,你就想要往裏頭進了,這是真正入佛門,就深入下去了,你就自然會去研究。

 

所以常念三寶的功德,非常的殊勝,我心裏頭隨時念三寶。不只你們諸位在家的道友,就是我們出家道友時時刻刻也要念念不斷的念三寶。為什麼我們拿患念珠呢?我們大家知道是念佛記聖號,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意義,只要摸一下,就知道我們不能失掉我們的念頭,不要失掉念三寶。

 

你受災難的時候,往往是你失念的時候,魔、災難才能進來;如果你念念都念的進修,魔障進不來。你可別給他空隙,你一打妄想,或者一想別的他就進來了。涵義就是這樣子,所以我們拿串珠就想起來了我是幹什麼的,你應當做什麼。懂得這個道理,這就叫修行。

 

如果你在日常生活當中,能夠用三寶對治煩惱,或者人家罵你了,或者很生氣、煩惱很重。我有一位道友,他煩惱很重,脾氣性子非常急,說不了三句話就跟人吵架。我就勸他說:「當你在怒氣上,想一想佛,想一想菩薩。」他一試驗,這麼一想,心裏就清涼了,就把怒火壓下。因此他做生意就越來越好,客戶也好,自己圓融了,生意也興盛,身體也健康,何樂而不為。我們有好多人,當你要發氣了,想一想三寶。

 

當你打妄想的時候,有的道友說:「我念佛的時候妄想很多,誦經的時候妄想很多、散亂很多,再不就是容易打瞌睡。」我說:在這個時候,你大聲念幾聲,想想三寶,想想你所念的經,你在這兒做什麼的。你的煩惱、妄想、昏睡,就給你攆跑了。「有些道友突然間喊兩聲,別人嚇一跳,以為他發瘋了。不是的,他自己內心裏頭不清淨,他克服不了,就大聲念。一大聲念,他又克服得了。這是一個我經常用的方法,但是集體的法會不能用。大家在一塊,你這樣喊一聲,把別人嚇到了,又造了業了,所以要走到一邊去喊。這是常念三寶的好處。

 

有好多信佛的人,感覺信三寶很久了,卻沒有得到感應。你有好多毛病,不降你的罪就是好的,還想找感應,還想講感應啊。為什麼沒有呢?你在皈依三寶的過程犯了很多的錯誤,把念經的功德都抵消了,只留個善根,有待發現,你還怎麼能得到感應。他不檢討過患,只埋怨諸佛菩薩不慈悲,「他又沒照顧我了。」你說:「像我這樣的人,怎麼還會害病啊?」你怎麼會不害病啊!

 

我們大家知道,寫戒律書的妙因法師,我們沒有同班,他是跟慈舟法師學習的。弘一法師有很多的著作,是由他整理起來的,他在美國住,八十多了。現在他也害了喉癌,不能吃中藥。我跟他說:「好好念念吧!還有這個病,你走的時候業障就消了,你以後到了淨佛國土,你這個肉體隨便它怎麼害。」所以全看你怎麼想。我們有些道友得了癌症應該高興:「得癌症了,快收我回去,業障也快消盡了。」這樣想了,癌症不但不能發展,而且還能消失。如果你真正命到壽盡了,你就生淨佛國土去這時候正好念,病都是痛苦的,為了減輕痛苦,你試試念佛。

 

我們上次提到的蘇護士長,她教很多病人念地藏菩薩。一念,病人的痛就減輕了,好多人是這樣子生起信心。我看蘇護士長真是菩薩,就是這樣。到那個時候,病患雖然不信佛,為了減輕痛苦,他念念試試,試試看。試試也好,但是那樣的念,就靈了,很怪。

 

像我們信佛很久的人,你念,就不靈。為什麼呢?因為你已成了老皮禪了,念皮了,半信半疑剛信的那些人,他認為人家告訴他的方法一定靈,半信半疑就不靈。你必須得全心,一點不疑,菩薩確實能加持我們、救度我們。真的皈依三寶,這就叫修行。你怎麼樣用心想,這就是修行。

 

還有,我們好多過去的父母等我們救度。一子得道,九族升天。你信了佛之後,你的父母、六親、眷屬,無窮無盡,盼望你救度,這樣他們才能真正得到好處。如果你念《地藏經》,或者隨便哪部經,我的觀念是這樣子,說都念地藏菩薩好了。不!你跟哪部經典有緣就念哪部經,你念《彌陀經》(普門品),不必再改念《地藏經》

 

我感覺到眾生都有這個毛病,我信什麼,你們也都跟我信什麼。「我念法《地藏經》,為什你念《華嚴經》啊?」這個是絕對錯誤的,要是這樣,法就滅了,法是要我們大家弘揚啊。大家都不念經,就念我這一部經好了,那麼其餘的經都斷了,可以嗎?這是很通常的道理。

 

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薩,「唉啊!地藏王菩薩是菩薩,不如念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比地藏菩薩功德大。」「你怎麼念文殊菩薩,持文殊菩薩咒啊?你念佛嘛,佛不是比文殊菩薩大啊。」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,地藏菩薩在第一品上頭就跟文殊菩薩說。翻譯《地藏經》的寶叉難陀尊者,也翻譯了《華嚴經》,看看《地藏經》是什麼境界。有些人說《地藏經》是小乘,我不這麼認為。

 

《地藏經》第一品,就是佛問文殊菩薩,《華嚴經》第一品也是文殊師利菩薩。文殊菩薩是以信為主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,第一參就是參文殊菩薩,乃至於參到等覺菩薩、彌勒菩薩,彌勒菩薩還要他回來參文菩薩,文殊菩薩才介結他參普賢菩薩。如果說哪個是大,哪個是小,這是凡夫的思想,不是聖人的思想。

 

第二品是佛跟地藏王菩薩本身說的。第三品是佛跟佛母說的,摩耶夫人是未來千佛之母,是大權示現。第四品是跟定自在王菩薩說。你看看《地藏經》十三品,當機眾是誰,沒有一個不是菩薩摩訶薩。你在《地藏經》裏找阿羅漢、常隨眾,一位也沒有。有人跟我說,那些鬼王都在那我,一念經就害怕那些鬼,其實,那些鬼都是大菩薩,鬼能到忉利天去?鬼在鬼道,人道都到不了,它能到忉利天去?而且佛在說《地藏經》,阿羅漢的神通都到不了,那些鬼能去啊?你看看《地藏經》,有沒有我們常隨眾,像五十阿羅漢?都沒有啊。從第一品到十三品,特別是在第十二品,釋迦牟尼佛囑託觀世音菩薩弘揚《地藏經》,大家可以看一看。

 

不要分別諸佛菩薩的聖典,你跟哪部經有緣,能你機,對你機就是好,不要把它們拉扯在一起。佛在這個會上說的法,你要拉扯到那個會上去,那個會上根本就不是這個機啊。人家是學商務管理的,你要是讓他去學科技發展原子能的功能,他做得了嗎?他根本沒學過。我們不會學的道友,往往在到這個地方造了很多的罪。佛在這個會上說,他搬到那個會上,你把那個會搬到這家,之後,還做評論。佛法不是那麼神秘的,我不曉得大家怎麼理解,我說的是真實的,如果我說錯了,下地獄。

 

佛當初說法的時候,不是說我有意今天要說什麼,而是有什麼機他就說什麼法。《金剛經》說得很清楚,到了吃飯的時候,他洗洗缽子,化緣托缽回來,吃完飯了,洗完了,飯碗一擱,他這麼一坐,敷座而坐,大家圍過來,須菩提就是提出他的問題說「佛您善護念諸菩薩……」,佛說:「你說得很好啊!……」,這樣子就談起來了;談完了《金剛經》,這一會就說完了。當我們講一個月、講兩個月,越講越多,這個註解,那個註解,跟佛當初的意思全透了。佛每一法會,不是拖了好久還在說。般若不是說二十二年?不是只有一部,都是這一類範疇的,般若經典很多,大家可以看看般若部。像《金剛經》那一會也算般若,那是一切般若的心,說說就完了。到後來越來越神秘,升法座得升多高多高,要空法衣,做什麼什麼,這叫佛教的形式。佛當實忍痛法的時候,我想對這個會就說這個法。佛制戒也是這樣子,因為今天有人犯了,大家譏嫌,佛就制條戒,「這事兒以後不能再做了,以前就算了,我沒制戒不算犯,以後再做就是犯戒。」是這樣子的。

 

所以要知道當時的形勢,當時的說法情況,我們就知道每部經的涵義。釋迦牟尼佛他自己不會跟自己打官司的,不會跟自己打嘴仗的,這個樣子說,那個那樣說,一會兒說「有」,一會兒說「無」。釋迦牟尼佛給他說「有」,他高興啊,他就開悟道了;至於對另一人,釋迦牟尼佛說「無」,他才能進入啊。你非得把「有」「無」拉在一塊兒,他不是那個機。對什麼機說什麼法,不要起分別心。

 

受了三皈依之後,要不要有觀想呢?也應該有。因為我們皈依的時候,釋迦牟尼佛就是我們的本師,我們皈依就是觀想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。因為每位師父傳授三皈依的時候,都是以釋迦牟尼佛為主的,右邊是文殊師利菩薩、觀世音菩薩,左邊就是普賢菩薩、在勢至菩薩,一般是這樣觀想。

 

你並不沒有專門學過這幾尊菩薩,你可以大體這樣想。你面前皈依的恩師就是釋迦牟尼佛,乃至於文殊、觀音、普賢、大勢至,這樣觀想都可以。但是,你要誠心誠意的念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」不過西藏密宗,先說皈依上師,而後皈依佛、法、僧,因為沒有上師你不知道三寶,沒有上師給你傳,你不會皈依佛、法、僧,是這樣涵義。但在顯教,這樣皈依就可能了,僧寶只是誰代傳,就是這樣子。

 

接著,你至誠懇切的這樣想、這樣觀而已。但是你要修這個法的時候,專心觀想一尊,觀想的時候專注一境,修定的時候就是專注一境,專心致志的不改變。觀想釋迦牟尼佛放出光明來,這些菩薩也都放出光明,光明就照在我的身上。你平日在這裏這樣坐的時候,你可以開燈,燈光一照,「佛菩薩光照過我的身上了」。你這樣去觀想,就能得到;觀想久了,你就能得到光明。「光明照到我身上來了」,經常這樣想。不過你修藥師法的,就觀想是藍光;修彌勒法的,就觀想是紅光;一般觀想釋迦尼佛的,就觀想白光。觀想恩師放光,光明照在我的身上。光明一照在你的身上,業障就消失,業障消失,智慧就增長。每次念的時候,就這樣觀想。

 

臨睡前,除了能念十聲之外,如果你還能抽出一點時間來,得發心啊,你觀想佛的光明加諸我身上。同時也觀想左邊是父親、右邊是母親,乃至於歷劫的父母,就是光明加諸他們。如果已經往生的,就增長他們的福慧,送他們到極樂世界,送到淨佛國土。如果他們還在三途,或者還在天上,在天上增長他們的福慧,能夠聞到佛法;如果在三途,馬上超生,生到天上。你這樣觀想的時候,你的福慧增長,又報佛恩,都具足了。這就是受三皈依的修行,這就夠你修了。

 

你說求上師、求灌頂,受這個灌頂、那個灌頂我給大家略略說密宗次第。如果你想受灌頂,沒有先修四加行,這灌頂不成立。還有,我請的上師是喇嘛,喇嘛上師說的是藏話,他不會說普通話,你藏語不懂,當然經過翻譯,一翻走了樣子,你的灌頂也得不到。還有就是說,在你求上師、求灌頂的時候,你修過四加行沒有?十萬大頭你有沒有磕?四加行的一種:磕十萬大頭。然後念十萬百字明咒。如果你修舊的法門,得念蓮花部的百字明咒;你修金剛部的,得念金剛部的百字明咒,並不是一樣的。磕十萬大頭,恐怕我們受灌頂的道友們,小頭都沒磕十萬,何況大頭。大頭得通身趴下去磕十萬大頭。

 

還得念十萬皈依誦,皈依誦是第一個念的,皈依是一切的根本,必須念完十萬皈依誦;之後修供養,供養十萬曼達,曼達供完了得要磕大頭懺悔過去的業障;之後就修持,念十萬百字明咒,就加持你一切魔障消失,完了你再修。你修哪個灌頂,修長壽佛灌頂一下得長壽,就消災免難如果你要弘法,你要開智慧,次第的。

 

在西藏修學密宗的時候,沒有二十年的時間,你想受灌頂是不可能的,必須學二十年顯教,教理通達,你才能學密法,你可以去問問任何一位大喇嘛,說有個和尚他這樣說,西藏是不是真的這樣,你問問他。不論他是格魯巴、甯瑪巴、薩迦巴、噶舉巴,不論哪一家,不修四加行,你得不到成就。

 

在漢地,每個上師教給我們灌頂,這叫結緣灌頂,結個緣吧。結了緣,你也沒修,受過頂之後,你們離開壇場就還給上師,留在壇場,你並沒帶走,一樣也沒帶走。

 

你經常這樣子提起正念,經常在智慧光明之中。當你觀想光明照耀你的周身,注入你的身心,有時候你觀想從頂門注入的你身心,你的身心排出去的大概都是黑氣,你業障消失了。經常這樣觀,經常這樣想,這後你就開始念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」,那是最好了。

 

你念阿彌陀佛的時候,或者不論修什麼法門,如果不忘你本師的因德,事先應該稱三聲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、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、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」,之後再修法,我修哪法都可以,念觀世音菩薩也可以,念地藏王菩薩也可能,念阿彌陀佛也可以;但是你不要忘了釋迦牟尼佛,沒有釋迦牟尼佛,你什麼法也不知道,這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。

 

你受了三皈依,也知道這樣修行,還要經常的護持三寶。我們一直護持三寶是幹什麼?我們道友都理解錯了,以為就是拿錢、給紅包,拿錢供養廟,或是幫助師父修廟,這才是護持三寶,但是這不是決定的。護持三寶,第一個你得有堅定的信心,這就是護持三寶。有的道友對三寶的信還沒立的,信心還沒有產生力量。沒有產生力量,有引起什麼過患呢?沒有產生力量,你不能常念三寶。你這個念心,不是念到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地獄五條根去了,就是念到貪、瞋、癡,不能念念不捨離三寶。能夠達到念念不捨三寶,才叫做真正護念三寶。

 

護念,護你的念頭。念念都不忘佛、法、僧三寶,想到佛的恩德,想到法的加持力,使我能聞未能了。就像我有很多病,我吃了這些藥,藥到病除,可以幫助我修行,做我的伴侶。例如我到哪里去拜懺,大家跟著我拜懺或者我們到哪里一定打個七,或者念念《藥師經》,念念《地藏經》,或念念《法華經》,我們在溫哥華就念《法華經》、《藥師經》,在紐約在時候念念《華嚴經》,念念《楞嚴經》。一起念都可以做你們的伴侶,什麼是伴侶?就是跟我們共同修行。念哪部經,就知道一點那部經的大意,這就是殊勝修行因緣。

 

大家道友聚會在一起,乃至跟師父一起閒聊天,把很好的光陰都聊過去了。最好是見了面就修行。起碼一個月之中,二十幾天聊天可以,拿七天修行修行也好啊。現在的道友,你不跟他聊聊天,只到那裏去念經,他聽不下去,他受不了。怎麼辦呢?都要,天要聊,經也要念。世間事你也要做,三寶你也不要忘了哦。二十四小時中,你用四小時念三形容詞可以吧,二十個小時你做別的事。

 

現在我們的道友,說自己不違背自己,不欺騙自己。你檢查檢查,一天二十四小時,你做了好多的三寶事兒?你用錢來供養三寶,就把你的罪消掉了?消不掉的,只有自己修。如果你供養師父,那一位師父道心很堅定,他就把你這個錢趕緊轉移,不轉移他受不了,壓力他受不了。他在替你修福,替你念經,或者幹什麼,替你做功德。得捨啊,懂了這種道理就好了。得常時要念心,只有念心也不行,還要精進。

 

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你一定要設法對治。皈依三寶了,你還很愛財,很好色,色有深有淺;空的衣服要什麼顏色的,什麼樣名牌的,總而言之,是包括一切貪欲。吃的飲食要吃什麼好飲食,要怎麼樣的。雖然是現在吃素了,吃得很講究,要吃這個、那個的,還有什麼素雞、素鴨、素什麼,全都上來了。現在這個不比食鋪,做得非常象形,我說你吃了,跟吃動物的身體是一樣的罪,因為你心裏在吃。為什麼要這樣做呢?

 

好多的事兒,引導你走上錯誤的道路。「我在吃素啊」,吃素又如何?人家吃肉但是沒吃肉,沒吃肉的反而看著人家在吃肉。像濟顛禪師吃狗肉,你看他吃狗肉,他沒有吃狗肉啊。還有我們一個老和尚吃補鴿,他一天要吃一隻補鴿。「你這個老和尚真造罪?」有一天他的徒弟把補鴿的一條腿拔了吃了。那師父懷疑:「這只補鴿怎麼少一條腿啊?」他的徒弟他:「師父!你天天吃啊,我吃條腿嘗一嘗嘛,不可以嗎?」師父就沒有多說什麼,等一會兒,「我把骨頭吐出來了。」這位師父也要求他的徒弟:「把腿吐出來,吐不出來你怎麼吃呀」

 

這雖然是個笑話,涵義很深啊。我們既然是吃素,為什麼要做素魚、素蝦?當然是有人願點那個菜,素食館才做。如果它的菜,每個弟子看了,從本不要這樣這道菜,它就不會做了。

 

以前在北京有間功德林,不定期有香頤園,老闆也是研究做素魚、素蝦,我說:「你研究了,你還不如拿葷的來吃。一樣的嘛,素食還沒有葷食營養。罪是一樣的,何必呢?不要造那個業。」大家想想看,象形的素食有葷食的罪過,沒有葷食的營養,這個問題可太大了。大家想想看,說只是象形,不是葷食,當時你心裏做何感想?為什麼要象形?懂得就行了。還有,現在很多的素食,添加許多致癌的東西,很不好消化。

 

你要是有智慧,自己去觀想,在欠自己內心產生修道殊勝因緣,外面自然就會有三寶加持力。就是內有因,外有緣結合,因緣和合,你想求什麼善果,立時得到。大家把我昨天說的那兩句話記得,若是定業可轉的話,善惡因果就沒有了;如果定業不可轉的話,成佛的人就沒有了。人家不能成佛了,他永遠轉不了那定業,他的業怎麼消得清淨,他怎麼能成佛呢?這兩者之間觀想久了,你自然就會開智慧。

 

順因果,不違背因果,加上三昧的加持力,兩者相結合,你的業就轉了,業就消失了,業就空了。如果你不順因果、昧因果,三昧加持力就加持不到了,當然加持不到,因為跟三昧力不合。是因為你的心,跟三昧加持力的心,兩個合在一起,你的業就沒有了。大家要經常觀想不象,放光明就是對治恐怖,人在黑暗中才會恐怖,在光明之中他不恐怖,想想看大家是不是這樣?如果你很害怕,把燈全打亮,電燈一照,這光明就可以把黑暗破除,你就不恐怖了。

 

在紐約,有一個小孩跟我講,他一睡覺就叫。我說:「你試試看,隔一間屋給你,電燈不要關,看你還叫不叫?」開燈之後,他就不叫了,好睡了。過了很長一段時間,我說:「這會兒再把燈關了。他也不叫了。人見到黑暗就害怕。我們好多人都是這樣,在因地學中,特別是大家作夢,凡是恐懼的夢都是害怕,只要一亮、一光,恐懼的夢沒有了;你那時候還能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你一念,什麼都沒有了,光明現前了。要經常這樣想,這樣練習。

 

你念經要有精進心。精是純一,一點沒災難,純淨了。精進了就不退,勇猛向前,直心是道場,正念真如,直證菩提,所以在《大乘起信論》叫直心。當然最初的階段你達不到,但是你這個勇猛心、精進,而且中夾著妄念,不夾著思想,當你精純了,你可以把你好多劫罪的一情超度出去《地藏經》說「是人超越三十劫罪」,聞到哪一個佛的名字,度多少大劫、幾百大劫就是你的心純了,一念純淨心超過了。

 

我們過去的祖師這種故事,他一坐上去參禪就會打瞌睡,昏沈特別重,他沒法對治,就坐在懸崖上,把自己擱到必死的地點,沖下去就死。久了還是不行啊,他就沖下去了,一沖就下去了。下去時,有人把他拖上來。「和尚護法,護法救他」,他也高興了,他說:「在南贍部洲娑婆世界上,像我這樣情形的很少啦。」心裏很高興,不自覺就流了我慢心來,「我比人家強。」韋陀菩薩說:「你這個驕心、慢心,南贍部洲像你這樣修行的人多得多了。從你這一念驕慢心,我十劫不護法你。」護法沒有了,他就坐那兒想:「我最初修,也沒修哪個護法,你不護法算了,我照樣的修。」他又在這進而修,修一修還是支援不了,以沖下去。韋陀菩薩又把他拖上來了。「你不是不護法,怎麼又來了?」韋陀菩薩說:「你這一念超過十劫。」

 

大家理解一下,我說這個故事,是注重在精進,一念超過十劫。所以你有無量劫的罪,你多念念,夜的來念,二十四小時,這一念啊,你開了智慧,你所有罪,你早把它壓回去了。一念豈止十劫,他還說得少呢,只是對他說。

 

大家知道,六祖大師聞到有人讀誦《金剛經》的句子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他就開悟了。就那一念的開悟,他超多少劫?無量劫的生死,一下子頓斷了,希望大家都是一念頓超無量劫。過去人家講:「禪門一炷香,頓子頓斷了,希望大家都是一念頓超無量劫。過去人家講「禪門一炷香,頓超直入,立證菩提。」這裏也講:「初發心成等正覺」,初發心、正覺心這兩個心哪個難啊?像《華嚴經》講:「如是二心,初心難。」菩提心難發,發了一定成佛。「因地具果,果徹因源」,這都是《華嚴經》的意義。

 

每部經、每件事,乃至於三皈依,都含著華嚴義。什麼叫《華嚴經》啊?因華嚴果德。隨便你一舉一按的這個因,主嚴了果德,這就是華嚴。你如果時時的這樣不退心,華藏三昧,因該果海,果徹因源。如果你們大家都在這兒學《華嚴經》的,應當懂得這個原理。說什麼大小,什麼方圓,什麼長短,這都是屬於分別;到了究竟果德的時候,圓滿了還有什麼?

 

問:佛弟子應如何堅定信心?

 

師:這句話本來是堅淨信菩薩請問佛,在《占察善惡業報經》裏,他說「世尊啊!末法眾生,他的清淨信心堅定不了,有什麼善巧方便,能使他信心堅定呢?」佛跟他說:「善哉善哉,你的問題太好了。但是我們會中有地藏菩薩摩訶薩,他會告訴你。」你問這句話,《占察善惡業報經》已經答覆了,也是堅淨信菩薩替你代問,我要是答覆解釋就很多了。

 

你認為怎麼樣堅定信心呢?多念三寶吧,消業障,信心就堅定了。你問你自己,你要是精進一點,你就堅定了。是誰不堅定?你自己不堅定,對不對?「我自己的業障重,我沒法堅定。」那麼你找地藏王菩薩幫忙,地藏王菩薩會加持你的,你看看《占察善惡業報經〉,怎樣才能堅定,你用用占察輪會有用的。

 

問:如何從苦、空、無我入手修行?

 

師:我剛才就是就講怎麼樣修行苦、空、無我。人有生必有死,這是空的,生死沒有,因為有生了生有死。怎麼樣空呢?你得想分析空,或者體空,當體即空,這問題很多。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,四聖諦,講起來有很多,《俱舍論》、《阿含經》都講這個。

 

問:如何以智慧照破我執、我慢心,清除煩惱?

 

師:你問這話,都是抄自經上的話。我們講的就是你所問的涵義。如果你皈依三寶,你經常這樣念,你念一聲三寶的時候,就是你的智慧。在你念三寶的時候,你經常這樣念,你念一聲三寶的時候,就是你的智慧。在你念三寶的時候,你沒有我執;等你正念三寶,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了,我執、我慢心都降伏了。你念念念,念念降伏了,你煩惱就生不起來。你就正念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人家罵你,說你在這兒胡說八道幹什麼,你就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這就是智慧,這就是降伏。或者你正在念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你媽媽或者叫你做什麼,我不支,就罵你了,你就生煩惱了,你不念了,那變糟了;她怎麼煩惱,你照樣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這就是用智慧破煩惱,很簡單,你不用,你就煩惱了。

 

但是煩惱力量強,你就念不起來了。到那時候,你心裏一障礙,煩惱不念。念而無念,無念而念,能所雙亡,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,也不是我們這個進間所能夠給你解決得了的。能所雙亡、心佛一片的境界,怎麼樣修才能達到?你就修觀吧!觀光明吧!都可以的。你就觀「不住色生心,不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生心」,怎麼樣生心?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問題都解決了。你平常就這樣修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

 

我們現在就回向一下,「願以此功德,在莊嚴佛淨土,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塗苦,盡此一報身,同生極樂國。」大家都願生極樂世界嗎?我們就回向極樂世界吧!

 

 






Echoooo 合十
嗡  折隸主隸  準提莎訶
頂部



本站資源,歡迎引用
清除 Cookies - 聯繫我們 - 彌陀山莊 -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- Archiver - WAP